還在為吸音、隔音傻傻分不清嗎?
在很多情況下,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很難從噪聲源上進行處理,這時可在噪聲傳播途徑上采取措施來降低噪聲,工程中極為普遍采用的是用吸音方法來降低噪聲,另外隔音也是最常用的措施之一。
但是,由于對噪聲控制的手段缺乏了解,“吸音”和“隔音”作為完全不同的概念常被混淆,絕大多數(shù)人分不清吸音跟隔音兩者的區(qū)別。這樣就會導致人們將隔音材料與吸音材料混為一談,最為明顯的就是將隔音板與吸音板當做同一種材料。
一、吸音與隔音的定義
吸音:聲波通過媒質或入射到媒質分解面上時聲能的減少過程;
隔音:用構件將噪聲源和接收者分開,使聲能在傳播途徑中受到阻擋,從而降低或消除噪聲傳遞的措施。
二、吸音與隔音的目標性差異
材料的吸音著眼于聲源一側反射聲能的大小,目標是反射聲能要??;
材料隔音著眼于入射聲源另一側的透射聲能的大小,目標是透射聲能要小。
三、 吸音與隔音的表達方式不同
吸音材料對入射聲能的衰減吸收,一般只有十分之幾,因此,其吸聲能力即吸聲系數(shù)可以用小數(shù)表示;
而隔音材料可使透射聲能衰減到入射聲能的10-3~10-4或更小,為方便表達,其隔聲量用分貝的計量方法表示。
四、吸音與隔音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不同
吸音處理所解決的目標是減弱聲音在室內的反復反射,也即減弱室內的混響聲,縮短混響聲的延續(xù)時間;
隔音處理則著眼于隔絕噪聲自聲源房間向相鄰房間的傳播,以使相鄰房間免受噪聲的干擾。
五、吸音與隔音所用材料不同
吸音多用一些膨松多孔的材料;
隔音則使用密實而不透氣的材料;
雖然吸音和隔音有著本質上的區(qū)別,但在具體的工程應用中,它們卻常常結合在一起,發(fā)揮了兩種材料材質機理上的各自優(yōu)勢,從而提高了降噪效果。
隔聲房間:為避免相鄰房間較高聲級的噪聲的干擾,一般需加大分隔墻的隔聲量,此時如果在室內頂棚上再加吸聲處理,可以提高降噪效果。
隔聲罩:它常常是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的組合裝置,一般采用金屬板、在罩內敷設吸聲材料,使罩的實際隔聲量大大提高并接近金屬板的隔聲量。
由板材組成的復合墻板:往往在墻板中間填入吸音材料,它同樣減弱了聲音在二板間的反復反射,提高了復合墻全為整體結構的隔聲量。
交通干道的隔聲屏障、車間內的隔聲屏、管道包扎等。
吸音與隔音均是噪聲控制中的重要技術措施,兩者有著本質的區(qū)別,但實際應用中又互相聯(lián)系,并發(fā)揮了綜合的聲場優(yōu)化和噪聲控制效果。因此,我們需要先從概念上將吸音、隔音、吸音材料、隔音材料區(qū)別開來,并合理地選用材料,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物吸音和隔音處理的效果。